{{ navbarContent.productLeft.title.desc }}
進入資料中心商務咨詢
電話咨詢
技術問題
投訴入口
總裁辦24H投訴
173-127-81526
微信咨詢
掃描二維碼咨詢
管理要求的提升使得大華現有的數據分析方式漸漸不能滿足集團管理層的決策需求,大華集團希望通過完善的管理體系來規范數據統計口徑,并將各業務數據按照主題分類,從而呈現有決策管理價值的分析數據供管理層使用。帆軟項目組根據集團需求,通過梳理指標體系、搭建數據倉庫、設計主題分析看板三大步驟,從基礎數據平臺到業務分析平臺再到決策管理平臺,構建了規范的管理流程和完善的集團管理體系。
通過梳理指標體系、搭建數據倉庫、設計主題分析看板三大步驟,我們從基礎數據平臺到業務分析平臺再到決策管理平臺,構建了規范的管理流程和完善的集團管理體系。
大華集團初創于1988年,總部位于中國上海,是國內第一批擁有房地產開發國家一級資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也是中國最早開始全國化布局的房地產企業之一。大華集團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集房地產投資、開發、建設、物業管理等業務為一體的,兼及投資管理和商業運營等多元化經營的企業集團,業務發展遍布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10余座城市以及澳洲的悉尼、墨爾本兩大都市。
目前大華集團大數據體系建設正處于初級階段,通過對業務數據(明源CRM、POM、金蝶EAS)的采集、整理,已經沉淀了營銷、財務、成本、運營等主題的部分業務數據。在數據決策系統中按照業務部門的需要進行報表的展現,能夠提供一些日常的工作中業務人員需要的報表,以及生成一些簡單的能夠幫助領導進行決策所需要的匯總數據。
隨著管理要求的提升,現有的數據分析方式已漸漸不能滿足集團管理層的決策需求,我們希望通過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來規范我們的數據統計口徑,并能夠將各業務部門產生的數據進行主題分類,通過這些主題數據生成一些固定的指標數據,最終呈現有決策管理價值的分析數據供管理層使用。
本次BI運營平臺項目主要針對跨系統數據分析問題,以賽普咨詢指標體系結果為基礎,構建全面的指標數據倉庫,整合大華集團各個業務條線,實現業務數據跨系統分析,推進數據共享的信息化建設目標。具體推進以下列三大步驟執行:
1)指標體系全面梳理
針對賽普咨詢指標體系結果,構建全量數據倉庫指標底層,建立各指標輸出口徑,是否填報,填報維度與對象,填報周期,以及對應各業務系統底層表,字段以及分析維度。統計系統自動輸出指標占比,衡量整體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推進進度。
2)數據倉庫全量搭建
基于指標體系明細指標清單,按照各條線指標分類,建立條線維度模型與事實模型,要求模型不帶地產業務色彩,即不對任何條線的數據做業務場景的聚合與對比,以保證底層模型的可擴展性與主題區別。層級上要求數據倉庫建設至少三層架構,包括ODS,EDW和DM,其中ODS只做輕度聚合,EDW層按照指標體系主題分集團、公司、項目三級建設,同時每日保存以提供數據回溯功能,DM抽取各決策主題對應分析模型。
3)分析看板主題輸出
以賽普咨詢指標體系為基礎,以各專題指標分析作為數據展示的突破口,逐層分析。以集團綜合分析看板為源頭,分設項目貨值、銷售管理、運營管理、財務管理、成本管理、投資管理、商業管理、物業管理共八個管理主題分析,同時,從主題管理看板中公司維度可繼續下鉆到各公司項目維度指標的明細分析表。以此三層分析分別支撐高層,管理場以及業務人員的業務需求。
項目整體時間規劃分如下幾個階段:項目啟動、需求調研、指標梳理、數倉開發、主題看板開發、試運行與上線七個階段,具體時間以需求推進為基礎,其中需求調研、指標梳理、數倉開發與主題開發、試運行可按主題分階段迭代推進。如:營銷條線預計2018.09完成從需求調研到試運行整個周期,財務條線2018.10完成整個周期。
系統整體技術架構如下圖,以數據流向為基礎。源數據來自于各個業務系統,經過抽取轉換與清洗,拼接上主數據維度信息,進入到數據倉庫,基層數據模型進入ODS,匯總結果數據模型進入EDW,整合形成數據集市DM,向前臺數據分析提供底層數據支撐。前臺以數據倉庫為基礎,整合分析各業務條線數據,以不同的展現方式與展現載體向管理人員傳達系統數據以支撐日常管理決策。
項目整體藍圖設計如下圖,整個BI運營平臺設計分為三層架構:基礎數據平臺、業務分析平臺與決策管理平臺。從底層逐層聚合,到中層各條線主題分析,到頂層匯總監控,配備豐富的展現形式與分析模式,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產業數據分析監控平臺。
針對以上藍圖設計詳細分析如下:
1)基礎數據平臺
基礎數據平臺以大華集團已有業務系統為硬件基礎,以賽普咨詢指標體系成果為理論支撐,劃分系統輸出模塊與手工填報模塊。支撐系統輸出的業務系統有:在用的明源ERP,金蝶EAS,盟拓供應商系統,計劃系統,思源物業系統,海鼎商業系統以及在建的華筑工程系統。配備帆軟提供的手工填報系統,組合完善整個咨詢指標體系,形成數據底層基礎。
2)業務分析平臺
業務分析平臺以指標主題為基礎拆分,基于基礎數據平臺,輸出各條線業務數據分析。包括運用管理、財務管理、成本管理、投資設計、采購管理、工程管理、營銷管理、物業管理、商業管理9大條線。采用豐富的呈現方式與分析模式,呈現方式包括電子大屏、移動端、BI表單、匯總表、明細表;分析模式包括經營地圖、儀表盤、紅綠燈、走勢圖、組合圖等。
3)決策管理平臺
決策管理平臺以業務分析平臺為基礎,聚焦高層管理場景,以更核心的指標,更直觀的展現方式實現數據的分析與監控,幫助集團管理人員更及時、更準確的了解集團運營情況,以支撐下一步的管理決策。
主要包括以下幾大主題:經營會議、職能分析、項目貨值、財務資金、投資管理、開發運營、銷售管理、物業商業幾大場景。
① 經營會議:月度建設會、雙月計劃會、半年計劃會、半年成本會、年度后評估、年度計劃會、年度資金預算、年度財務決算、投資決策會、產品定位會、概念方案會、前期啟動會、建筑方案會、預算成本會、實施啟動會、月度運營會、年度運營會、其他會議
② 職能分析:集團高管、城市高管、項目高管以及集團、城市、項目其他各條線職能分析
③ 項目貨值:項目開竣工、項目階段、項目存貨
④ 財務資金: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
⑤ 投資管理:投資目標、項目可研
⑥ 開發運營:計劃管理、成本管理、規劃設計、招標采購、工程施工、供方管理
⑦ 銷售管理:目標達成、品牌管理、市場推廣、銷售業務、銷售周期、售后服務
⑧ 物業商業:物業管理、商業管理
項目主要完成以上指標體系、底層建模和看板三大塊內容以外,綜合接觸各業務系統,并進行了各業務系統的數據排查工作,明確了營銷、運營、貨值、成本等條線的數據治理與數據口徑準確性的問題。
截止結項時點,項目累計開發報表共計161張,數倉搭建共計360多張底表、視圖,INFORMATICA數據抽取映射共計141條,數倉整體大小11.87G,數據量級約1346w,單表最大量級392w。
▲項目交付文檔
本項目最大的亮點在于從底層至前端整合了地產的多條線業務,包括多條線業務數據的治理、采集、整合、分析以及基于數據治理反向推進的數據業務口徑的規范化建設。具體闡述如下幾點:
1)指標體系全方位梳理
基于賽普咨詢結果進行各條線指標需求以及業務系統數據情況摸底,輸出整體指標體系體檢結果,雖然結果不是很理想,但反饋出來客觀的數據底層狀況質量,對后續數倉以及數據展現打下堅實基礎,以及對后續其他系統建設提供了指標參照系。
2)數據倉庫平臺統一出口
數倉初步對接了金蝶、明源、思源物業、商業海鼎、盟拓主數據、年度計劃填報多個系統,后續規劃繼續接入工程華筑等系統,創建數據前端輸出統一出口。同時,整合確定了一套大華認定的數倉命名規范。截止結項時點,項目累計開發報表共計161張,數倉搭建共計360多張底表、視圖,INFORMATICA數據抽取映射共計141條,數倉整體大小11.87G,數據量級約1346w,單表最大量級392w。
3)數據業務口徑反哺
基于項目執行進程,通過數據核查發現很多日常管理中的缺陷、以及基于日常管理數據分析的不合理之處。以貨值為例:集團初始化貨值未建立統一的口徑、各人理解的口徑各不相同、統一口徑后發現底層系統數據無法支撐、基于已有數據做補充或替代口徑完善輸出等情況層出不窮。貨值模塊全面覆蓋,從無到有,從初始化口徑到口徑驗證、到口徑核錯完善、到底層明細輸出、到前端數據展示、到整個底層前端通道打通,完成了一塊極為重要的管理場景。其中數據處理層面也采用分級整合,拆分建模,形成統一的數據輸出通道,后續如需增加或調整口徑只需要調整DW層視圖或底層ODS即可,改進了數據分析效率。
4)前端數據輸出
本期項目前端輸出主要包括9張看板+4層下鉆分析、以及6張移動分析看板+下鉆明細、以及其他各種明細數據采集、分析表共計160+張。覆蓋業務面包括營銷、運營、財務、貨值、投資、成本、商業、物業八大條線,對大華整體數據分析信息化建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5)OA審批流集成
本期項目基于填報指標模塊,結合大華OA審批流系統進行了二次開發,提交觸發OA審批流,同時調用ESB接口執行流程狀態監控,并形成插件,一定程度上可推廣至其他類似需求客戶。
1)定時填報,整體監控
系統填報入口首頁,采用小圖標的模式進入填報界面,每個客戶綁定對應模塊權限以及報表填報情況,動態反饋在入口圖表的右上角小紅點內,通過后臺時間段配置對填報入口進行執行管控。
2)綜合看板、全方位下鉆
集團綜合看板,整合投資、運營、貨值、財務、營銷、成本、物業、商業八大條線數據集中展現,每個指標均可下鉆查詢明細分析。
▲營銷主題看板
▲運營主題看板
▲成本主題看板
▲貨值主題看板
▲財務主題看板
▲商業主題看板
▲移動看板
中梁控股:從0到N,數據驅動地產業務的精細化管理
大華集團:精細化運營,助力集團管理能力的提升
新建元:聚數賦能,新建元打造數字化轉型新典范
查看更多